淘宝网四史教育以及四史教育内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四史教育,以及四史教育内容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本报北京5月12日讯(记者 高毅哲)今天,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通知》强调,要深刻认识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重大意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各地各校要将其作为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有效提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通知》要求,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要持续深化所有思政课必修课中“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入,有条件的高校要开设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思政课程;各地中小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将主题教育活动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班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相结合;用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四史”大学生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读懂新时代”丛书等读本读物,作为学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辅助读物。

《通知》提出,要注重各学段学习教育重点内容和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落实各学段学习教育要求,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

《通知》强调,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确保学习效果入脑入心,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组织上好网络大课;开展集体备课、研讨交流、专题培训等,提昇教师教学能力;发掘本地本校教育资源优势,确保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13日第1版

作者:记者 高毅哲

找准“四史”教育的着力点

作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文圣

观点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将“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政治信仰是指一定群体或者个体对特定的意识形态及其载体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道路的高度认同、敬仰、遵从。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科学政治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拥护。

培育大学生政治信仰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好的,但也出现了部分迷茫、少数迷失,甚至推崇“佛系”等问题。出现这一现象固然有某些社会原因,但“四史”教育薄弱是原因之一。“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关键环节。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历史教育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史、革命史等课程在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后,高校恢复开设中共党史等课程,同时面向文科生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或“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类课程占据半壁江山。之后的“85课程方桉”“98课程方桉”“05课程方桉”不断完善,所开设的课程均需要结合“四史”进行讲授。在新中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史上,课程体系和名称不断调整变化,但历史类课程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信仰教育的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四史”教育引领大学生政治信仰,应当坚持历史理论和社会实践的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世界观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统一、合规律的客观实在性和合身心的价值理想性的统一等原则。

具体而言,要找准着力点,从八个方面推进“四史”教育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引领力。一是筑牢教育者的信仰自觉,发挥教师的主导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师自身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和历史学习的能力,强化主体自觉,提昇主体信仰、主体导向和主体责任,以发挥教师的主导力。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研究探索教师政治信仰是否坚定的衡量标准和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加强教育的学理性,彰显理论的说服力。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四史”教育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四史”学习,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实理论基础。“四史”教育应当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加强“四史”理论阐释的说服力,以学术的魅力不断提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崇仰,实现学生从“知否、会否”到“信否、行否”的转变。叁是敢于直面现实,增强问题导向的感召力。“四史”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逻辑在于高度契合学生需求,解答学生困惑,因此教学中要敢于直面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矛盾凸显的现实问题。“四史”教育应当坚持问题导向,把解答学生思想困惑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用鲜活历史诠释抽象原理,坚持传播正能量以及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坚定理想信念,矫正价值取向。四是善于揭批错误思潮,提高论战的征服力。当前,一些关于“四史”的不良解读和错误认知不时沉渣泛起,企图误导青年学生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教师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理论和过硬的教育本领,剖析错误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向错误思潮亮剑,压缩错误思潮的市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五是注重个性化教育,凸显因材施教的塑造力。“四史”教育具有历史为基、信仰为魂、学生为本的历史教育属性和政治信仰引领功能。“四史”教育应该彰显大学生政治信仰的主体性,注重个性化信仰教育,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知道、体道和悟道的统一。六是倡导参与式教育,增进角色翻转的凝聚力。教师在“四史”教育中可以运用研究式、辩论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按照信仰教育目标及机理推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促使“四史”教育接地气,不断强化教学的凝聚力,提昇学生接受信仰教育的悦纳感。七是善于激活学生,发挥情感共鸣的内生力。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形成主要靠其内心的认同及实践的自为。“四史”教育应当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平等对话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语境吸引学生的投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主流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八是尝试体验式教育,增进实践的外化力。政治实践是客观世界作用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主要途径。“四史”教育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红色之旅”等实践教学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虚拟彷真实验教学,实现对学生多领域、超时空、广互动的历史教育与政治信仰教育的结合。通过政治实践教学,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感受力,强化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公民意识,在参与政治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成个体的价值信念并自觉践行。

加强“四史”教育,强化其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所产生的主导力、塑造力、说服力和统摄力,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拥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文系天津市社科规划“四史”专项“高校思政课‘四史’教学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引领力研究”[TJSSZX20-23]成果)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四史” 学堂 _ 关于“四史”教育,你应该知道这些

深入学习“四史”,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从百年传奇中感悟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

而关于“四史”教育,这些你应该知道↓↓

什么是“四史”?

“四史”,就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四史”教育是如何提出的?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专门指出,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2020年5月21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向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四史”教学工作。通知指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四史”教学的重要性,把“四史”作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四史”教学,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为什么要学“四史”?

学好“四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党员、干部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四史”学习教育,一方面,要把它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作为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重要举措,放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框架内进行,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

另一方面,要放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党的十九大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等等这些特殊的时空交汇点上,从历史学习中深刻认识和理解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如何在历史中孕育、在历史中积淀、在历史中升华。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更好地开拓前进,走向未来。

最后,学习“四史”蕴含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广,以无可辩驳的既成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也是当下最新、最成功的实践。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趋势。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守正出新,正道致远,走好新长征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背景下的“四史”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历史学习,更重的是把历史和理论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当下,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汲取历史的经验,更好地明确前进方向。

具体学哪些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章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有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新中国70年》等

相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书籍

今后,我们将推送“四史”教育系列内容,与大家一同学习、进步,感受党的伟大历史智慧。

本文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