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網現代紡織工具還有紡織工具發展史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現代紡織工具,以及紡織工具發展史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上世紀80年代客傢人用的腰機,在距今8000年的跨湖橋遺址出過部件

根據織造的工藝,新石器時期織造業的工具有3部分,壹是提取原料的工具,二是紡線的工具,三是編織的工具。提取原料的工具主要是切割植物石刀、石鐮、骨刀、骨鐮等,這些也是常見的農業工具,不再闡述。而紡線用的工具則是紡輪,編織用的工具則是踞織機,簡稱腰機。

如果您喜歡該作品,看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贊加關註!

1、紡輪

紡輪是紡線用的工具,在紡輪出現之前,人類或許是用手直接進行紡線,但這樣效率低下,很難滿足人們對紡織用線的需求,顯然無法製作出足夠的衣物,供人類穿戴禦寒保暖。因此,紡輪的出現才是真正意義上織造業的開始。紡輪包括紡輪體和撚桿兩個部件,由於撚桿壹般是用木料製作而成,很容易腐爛,考古中發現完整的紡輪較少。

新石器時期,僅在余杭良渚遺址出土完整的玉紡輪,其中紡輪質料是壹白玉,直徑、孔徑、厚度分別為43毫米、6毫米、9毫米,撚桿長164毫米,質料是壹青玉,撚桿為上尖下粗圓柱形,撚桿尖端處有壹個可插短木的小圓孔,起到固定錘桿作用。此外,還有浙江紹興出土的戰國時期陶紡輪、湖南長沙出土的西漢鐵桿紡輪等。除了考古發掘的紡輪,近代少數民族地區還能看到紡輪的原形。

如獨龍族、納西族、哈尼族、普米族、布朗族、藏族等,都用傳統的紡輪進行紡紗,紡輪的原料有木、石、陶、葫蘆等,紡輪的形狀有圓盤形、球形或圓錐形等,撚桿有木棍、竹棍或葦管等。涼山族紡輪是木質,厚約5毫米,直徑約40毫米,撚桿長200毫米左右,紡輪上部的桿長約130毫米,頂端有個用於掛線的鉤,紡輪下部桿長70毫米左右。

雖然完整的紡輪在新石器時期出土很少,但新石器遺址中出土的紡輪體卻非常普遍。以下將把紡輪體簡稱為紡輪。如距今8000年前的跨湖橋遺址中出土了103件陶紡輪,大多數紡輪為不規則圓形,少量紡輪為方形,紡輪的邊經略微打磨,中間有壹孔,其位置壹般不在正中心,有小部分紡輪還未鉆孔或孔沒貫通,後者是半成品。跨湖橋紡輪的厚度範圍在3-8毫米之間,孔徑範圍在3-8毫米之間,質量為5-40克之間。

距今7400年左右的河北磁山新石器遺址發掘出23件紡輪,均為陶片磨成,器形有呈圓餅狀,也有不甚規整。這些陶紡輪直徑在50-60毫米之間,大部分由陶片改製成紡輪,少部分是用陶土專門製作成陶紡輪。這說明紡紗對當時人類的重要性,隻用陶片磨製成的紡輪,其性能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紡紗的需求,為了製作出性能更好的紡輪,於是開始有工匠專門用陶土來製作紡輪。

距今約6000年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紡輪達300多件之多,其中陶紡輪占絕大部分,還有石紡輪和木紡輪出現,紡輪的形狀以圓餅形居多,少量紡輪的剖麵呈階梯狀。距今約5000年的良渚文化出土的壹定數量紡輪,以泥質陶為主,少量夾砂陶,其中泥質陶紡輪分灰陶、紅陶、黑陶和黃陶等多種,器形有對稱圓錐體形、算珠形和截麵梯形等幾種。

從各文化遺址出土數量眾多的紡輪可以看出,在新石器時期紡輪使用已非常普遍,紡輪的材質以陶為主,也存在石紡輪、骨紡輪、蚌紡輪和木紡輪,紡輪的形狀從早期的不規則形逐漸向規則形發展。

據統計發現,新石器時期紡輪的形狀有7種類型,分別是圓餅形、圓臺形、饅頭形、算珠形、工字型、凸字形、碾輪形等,其中圓餅形占絕大多數。紡輪形狀影響著紡輪自身的質量分布,進而影響著紡輪的使用性能和效率,紡輪主要通過紡棱邊來實現形狀的改變。

新石器時期人類通過長期使用紡輪來紡紗的實踐,逐漸總結出不同形狀紡輪的不同性能,掌握了不同形狀紡輪用於紡不同要求的紗線。因此,紡輪的形狀的也是壹個逐步進化的過程,並最終呈現出多種形狀的紡輪,以滿足紡不同紗線的需求。

2、腰機

紡輪紡出紗線後,就需要把紗線織成布。新石器早期存在手工織布的現象,主要是平鋪式編織,即把繩線鋪開再水平麵上,固定住繩線的壹端,用骨針引線,在橫向的經線中,先間隔壹根奇線進行穿織,在間隔壹根偶線進行穿織,這樣重復穿織,直到經線被織完,從而獲得壹塊可用於縫制衣物的布。

這種手工編織效率低下,不夠緊密,經線和緯線之間容易鬆開脫落,顯然不利於製作衣物,由於紗線之間的空隙較大,容易漏風,衣物也不夠保暖。因此,古人在長時間的實踐中,逐漸創造出原始的編織工具壹踞腰織機,簡稱腰機。因年代久遠,新石器時期的遺址中還沒發現完整的原始腰機,隻挖掘出壹些腰機的某些部件。

最早距今8000年前的跨湖橋遺址出土了壹件緯刀、2根捲布軸和多根定經桿等腰機部件。該緯刀的特點十分明顯,是用骨片製作而成,保存非常完整,其長28.8厘米、寬2.1厘米,其中壹端有磨損的現象,應是編織者長期手抓提後留下的痕跡。抓握部分長約8.8厘米,余部長約20厘米。

緯刀是用來打壓緯線的,以此推測緯線的長度,即所織布幅的寬度也在20厘米左右。捲布棍兩端都有槽缺,以用於固定腰部係帶,其中壹根捲布軸長21.6厘米,另壹根長31.6厘米,這說明當時布幅的寬帶有兩種規格。而發現的定經桿數量雖較多,但大多數都殘斷不全。

同時距今6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掘出了緯刀、捲布軸、定經桿和木齒狀器等腰機部件。其中緯刀為骨器,長317毫米、寬37毫米。橫截麵呈月牙形,壹端穿有兩個小圓孔,外形被磨制光滑。

捲布軸為小木棍,兩端被削成方形,在同壹水平方向還削出壹斜向缺口,長245.5毫米、直徑17.8毫米。定經桿,用於固定經紗的工具,其殘長70毫米、寬30毫米、厚5毫米。此外,該遺址還出土有木齒狀器,柄殘,可用於梳整經紗的工具,其殘長21.73厘米、寬27.5毫米、厚10.5毫米。

此外距今4、5千年的浙江良渚文化中出土了青玉素麵璜6件,分成3對,兩頭各3件,並壹壹配套對應,相叠在同壹位置,每對玉器之間相距約350毫米。據研究為原始織機部件的鑲插端飾,而連結鑲插的木把已腐爛消失。

其中壹對青玉質鑲插端飾,每件各由二塊部件拚合而成,拚合處錯縫相扣,斷麵為橢圓形,但斷麵大小卻有不同,靠外側處大,內側處較小,外側中部琢成長方形小凹缺,內側兩塊各壹個小圓印眼,應是便於插入木樣,整體咼29毫米、外寬43毫米、內寬25毫米。壹對黃玉質玉器,外形如舌,外側呈圓孤形,內側厚而直,兩件內側各結有壹個較深的小圓卯眼,其中壹件在小圓卯眼的邊上有壹個更小的孔,也許是起固定作用,通高31毫米、寬30毫米。

另壹對青玉質,斷麵呈長方形,壹麵則平直,另壹麵略有弧凸,兩件的內側各鉆有二個小圓卯眼,通高20毫米、寬430毫米。這三對玉器加工均較精細,外形雖有不同,但相叠在壹個位置,間距壹致,應是紡織工具的部件,分別為捲布軸、緯刀、分經桿的鑲插端飾”。

雖然從遺址中發掘出相關的腰機部件,但原始腰機具體是什麽樣的形制?許多學者都對此進行了推測與復原,依據之壹便是壹些少數民族近代仍在用的簡陋紡織機。如黎族、景頗族、傣族、獨龍族、佤族、怒族、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過去仍保持著用腰機織布的傳統。

上世紀80年代以前,江西龍南縣烏石圍客傢人還用腰機進行編織絲帶,他們把紗線壹端係於腰間,並坐在凳上,另壹端把紗線很隨意地固定在織者對麵的門框或樹樁上,熟練進行引緯、打緯,以完成編織的工作。依據之二則是雲南石寨山滇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器上麵人物使用原始腰機的圖像,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關於腰機的圖像信息

參考上述兩點依據,並結合考古發掘出的織機部件,趙豐先生復原了良渚遺址的織機圖,他認為良渚織機僅由三根主軸,即捲布軸、打緯刀、捲經軸組成。編織時,先用打緯刀平行穿過經線並立起以形成梭口,後將紆子穿過梭口以引線,接著打緯刀平放打緯並抽出,再用打緯刀穿過經線,使將上壹梭的上下層經線位置對調,再穿紆打緯,循環編織。

而宋兆麟先生則復原了河姆渡遺址原始腰機的模型,其方案是壹架與現在彜族使用的織機相似的原始腰機,其中包括定經桿、機刀、梭子、布軸、經軸、綜桿等部件,然綜桿和經軸在遺址中未被發現處,目前隻能是推測原型。

實際上,新石器時期原始腰機部件分為定料件和工作件兩類,定料件包括定經桿、捲布軸和腰幅,而工作件包括棕桿、分經棍、梭子和打緯刀。通過工作件的件相互配合,加上人的手和腰用力就可以完成織布這個動作。

(1)棕桿: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兩根線中的經線上下來回挑動,促使形成新的梭口,有了新的織口就可以固定織布的大小和行間距,所以也被稱之為“線綜”。

(2)分經棍:使之前織好的梭口經線形成上下兩層,便於穿引,所以多為類似木頭枝條狀的棍狀,表面光滑便於操作,分經棍直徑越粗梭口就越大,反之亦然,牠的作用是為後續打緊緯線而服務。

(3)梭子:這是常見引緯線的工具,牠的形狀與紡錘類似,中間有壹個圓孔用於穿出緯線,兩端為尖頭。作為輔助性工具,牠的作用則是牽引緯線穿過經線,通過經緯線不斷的交織形成圖案,而後將圖案顯示在在經線上,編織出相應的花紋。

(4)打緯刀:在準備好第壹步鋪好經線後,此時打緯刀就能將緯紗推向織口,從而使得經緯線縱橫平整交錯,打緊緯線,形成織物。牠在長度有壹定限制,形狀樣子多呈長方形或是刀月形。這些構件的質地以木頭製作的為主,也有骨頭和石頭材質的,但因為木質的打緯工具容易腐朽,不能完整保留存儲下來,所以在考古挖掘中骨制材料的打緯刀占多數。

在人類的長期使用織布中,打緯刀刃部有磨損痕跡,其形制和磨損痕跡後成為現代鑒定打緯刀的主要依據。

新石器時期是織造業誕生期,這時期人類從繩索的製作和使用中逐漸領悟到紡紗和編織工藝,並在不斷實踐中和產量質量的雙重要求下,誕生了紡紗工具和編織工具,創造出紡輪和腰機,進而形成了專門的織造業。而真正的織造工具從紡輪出現開始,其後促進了織布工具的誕生。

織造工具的誕生對人類具有革命性的意義,通過工具的使用,極大加快了人類的紡紗速度和效率,為人類提供了穩定、可靠和大量的紗線。有了質量良好、數量眾多的紗線,人類才能進行織布業的革新,並加速原始織造業的發展,從而源源不斷為人類提供可穿戴的衣物。

新石器時期,織造業的巨大進步,使人類擁有質量更好、更加保暖、更加柔軟、更加貼合身體的衣物,為人類的開疆拓土,繁衍生息提供了重要保障,進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為人類進入更高級文明做好了準備。